全国防灾减灾日
全国防灾减灾日是经国家批准而设立的,自2009年起,每年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。一方面顺应社会各界对中国防灾减灾关注的诉求,另一方面提醒国民前事不忘、后事之师,更加重视防灾减灾,努力减少灾害损失。
地震时如何自救?
大地震时不要急
01
破坏性地震从人感觉振动到建筑物被破坏平均只有12秒钟,在这短短的时间内你千万不要惊慌,应根据所处环境迅速作出保障安全的抉择。

如果住的是平房,那么你可以迅速跑到门外。如果住的是楼房,千万不要跳楼,应立即切断电闸,关掉煤气,暂避到洗手间等跨度小的地方,或是桌子,床铺等下面,震后迅速撤离,以防强余震。
人多先找藏身处
02
学校、商店、影剧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如遇到地震,最忌慌乱,应立即躲在课桌,椅子或坚固物品下面,待地震过后再有序地撤离。

教师等现场工作人员必须冷静地指挥人们就地避震,决不可带头乱跑。
远离危险区
03
如在街道上遇到地震,应用手护住头部,迅速远离楼房,到街心一带。

如在郊外遇到地震,要注意远离山崖,陡坡,河岸及高压线等。正在行驶的汽车和火车要立即停车。
被埋要保存体力
04
如果震后不幸被废墟埋压,要尽量保持冷静,设法自救。

无法脱险时,要保存体力,尽力寻找水和食物,创造生存条件,耐心等待救援人员。
遇到火灾该怎么办?
森林火灾
01
森林火灾,是指火情在林地内蔓延和扩展,失去人为控制,对森林、森林生态系统和人类造成危害和损失的林火灾害。

发现森林火灾,应及时拨打报警电话,报告起火方位、面积及燃烧的植被种类。身处火场时,要判明火势大小、风向,用湿衣服包住头,逆风逃生。
如果被大火包围,要迅速向植被稀少、地形平坦开阔地段转移。如果被大火包围在半山腰,要往山下跑。
当无法脱险时要选择植被少的地方卧倒,扒开浮土直到见着湿土,把脸贴进坑底,用衣服包住头,双手放在身体下面避开火头。
家庭火灾
02
家庭火灾一般是由于人们疏忽大意造成的,常常事发突然,令人猝不及防,后果严重。

发现火情,应该迅速采取措施,尽快扑灭初起之火,或设法延缓火势的发展蔓延。
毗邻房间发生火灾,烟雾弥漫时,不要盲目开门,可向门上泼冷水降温,用浸湿的衣服、被褥堵住门窗缝隙。同时,应立刻向窗外挂出醒目物件,以示室内有人,也可以大声呼喊,便于营救。
火势较大,可向头部、身上浇冷水或用湿毛巾、湿被单将头部包好,用湿棉被、湿毯子将身体裹好,再冲出险区。
如果浓烟太大,可用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,身体尽量贴近地面行进或者爬行,穿过险区。
如住在比较低的楼层,可以利用结实的绳索或将床单、窗帘布撕成条拧成绳,拴在牢固的窗框、床架上,沿绳缓缓爬下。
人员密集场所火灾
03
体育场馆、超市、酒店、影剧院、网吧、歌舞厅等人员密集场所一旦发生火灾,常因人员慌乱、拥挤而阻塞通道,发生互相踩踏的惨剧,或由于逃生方法不当,造成人员伤亡。

发生火灾后,不要惊慌失措、盲目乱跑,应按照疏散指示标志有序逃生,切忌乘坐电梯。
穿过浓烟时,要用湿毛巾、手帕、衣物等捂住口鼻,尽量使身体贴近地面,弯腰或匍匐前进,不要大声呼喊,以免吸入有毒气体。
利用自制绳索、牢固的落水管、避雷网等可利用的条件逃生。
当无法逃生时,应退至阳台或屋顶等安全区域,发出呼救信号等待救援。
逃生时应随手关闭身后房门,防止浓烟尾随进入。
逃生时不可互相推挤,不要急于跳楼。
出现大雾时我们应注意些什么
1
尽量不要外出,必须外出时,最好戴上口罩。
2
有晨雾时最好不要开窗。
3
不要进行室外活动或露天集会。
4
穿越马路要当心,要看清来往车辆。
普及防灾减灾科学知识,
掌握应急避险技能,
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。
只有这样,
才能把灾害风险降到最低。